钢结构专家的个人空间
钢结构专家简介
用户名: makejian
用户组: 专家用户
专业: 土木系
用户分类:
生日: 1934年12月
名字: 马克俭
性别:
电话: 仅VIP会员登陆后可见  请咨询:010-58934899,QQ:276096887,398693829(建筑钢结构分会信息网)
职务: 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技术职称: 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手机: 仅VIP会员登陆后可见  请咨询:010-58934899,QQ:276096887,398693829(建筑钢结构分会信息网)
邮编: 0
地址:
工作单位: 贵州大学教授
简历:
马克俭,男,1934年12月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省岳阳市人,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省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省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马克俭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59年至1961年在浙江大学进修钢结构与弹性力学。曾任贵州省土木学会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后任中国钢协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资深委员、“空间结构”季刊副主编、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导)、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1994年、1999年)、全国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1999年)、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首批勘察设计大师及首批荣誉核心专家。从事结构工程教学、科研、工程实践50年,出版专著四部,主编参编新型结构体系技术规程三本,发表论文100余篇,以主持人身份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六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两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香港孺子牛金球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合计76项。在四类钢筋砼空腹型网格结构体系及新型预应力钢网格结构体系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和进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达100余万平方米,节约资金近亿元。
业绩:

 

 
 
近十多年来,以主持人身份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两项、贰等奖一项、叁等奖五项、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及证书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四项、香港柏灵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证书及奖杯一项、1999年中国(深圳)国际住宅建筑科技展示交易会“优秀住宅产品奖”两项、其它如省部级优秀设计奖、教学成果奖等共计20多项。
 
<空间网架结构>1986年出版
 
《高层建筑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1989年出版
 
《组合结构与空腹网架结构》1992年出版
 
《预应力网格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前景》1994年
 
《空间结构季刊》、《几种预应力整体双层及单层、双层混合型式钢网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1998年
 
(建筑结构学报)、《大跨度钢筋砼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研究与应用》2001年
 
(建筑结构学报)、《贵州省建筑空间结构的开拓与发展》2002年
 
(建材工业出版社)、《浅网壳预应力施工阶段的可滑移弹性支座单元》2003年
 
《钢筋砼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的分析与应用》2003年
 
《网架、网壳与管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2003年
 
 
2007年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宣布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33名新院士从全国484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当选新院士,成为贵州省第一个院士,结束了贵州无两院院士的历史。
 
马克俭院士扎根贵州50年,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在多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全国12个省(市、区)的大跨度建筑及高层建筑中实际应用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节约工程成本上亿元。
 
马克俭院士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新型钢空间网格结构”等成果涉及大柱网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单层与多层建筑。不仅为省内工程服务,还推广到四川、湖南、广东、安徽、吉林、上海、新疆等省区。
 
马克俭院士的研究成果“大跨度预应力曲面网壳结构”在广东清远体育馆建设中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在大跨度双层组合扭网壳上采用现代预应力技术,节约钢材245吨。根据壳体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分布规律,他还提出了“预应力单、双层组合扭网壳结构”等方案,在广东、广西、贵州瓮福磷矿相继建成的7座体育馆中得到应用。
 
马克俭院士发明的“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在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工程中应用,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节约成本1320万元,还获得2007年中国钢协科技进步奖。贵阳世贸广场工程使用了他创造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楼盖结构”,节约投资2000余万元。
 
他在大柱网高层建筑中开发的创造性成果已建成三栋高层建筑,很多采用该成果的建筑群获得建设部的“中国楼盘创新大奖”和“全国优秀写字楼”等荣誉。一位工程院院士曾这样评价:“在贵州搞了这么多成果出来,你这个院士当得实实在在,马教授真不简单。”
 
马克俭院士已有30多项成果直接转化为创新工程,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59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四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他以“教学、科研、生产三结 合”方式,培养博士3名、硕士24名;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次、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及全省“五一”劳动奖章两次,并成为首批全省勘察设计大师和全省荣誉核心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地域:
专家类型:
年代: